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湖北大冶: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县域样本

2023年12月29日,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2023年第三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首届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发展论坛在湖北大冶举行。此次论坛由《小康》杂志社、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基层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湖北省大冶市委、市政府承办。

在下午举办的主题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县域样本“(大冶专场)的分论坛上,《小康》杂志社常务副社长殷云担任主持人。大冶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辄作了高质量主题案例分享,大冶市相关部门和企业也带来了精彩分享。

国家信息中心区域发展研究院秘书长刘波,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魏翔,中国农科院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农业规划委员会长、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生态原产地委员会会长孙建,中国农业科学院老科协农业规划委员会研究员、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生态原产地委员会执行会长、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常务理事傅明,荣程新智研究院执行院长、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数字传播首席专家卫东等作为点评专家发表了各自观点和建议。

转型发展谱新篇

天地为烘炉,造化为大冶“。大冶于公元967年(即宋乾德五年)建县,取”大兴炉冶”之意。大冶因矿冶而生,是青铜故里。灿烂的矿冶文化、丰富的矿产资源、厚重的工业底蕴,奠定了大冶在湖北乃至中部地区举足轻重的”工业重镇”地位。

在高质量发展案例分享环节,孙辄指出,近年来,大冶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转型当先,综合实力实现大跨越。走出了一条”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的新路子,产业结构实现从地下到地面、黑色到绿色、低端到高端、矿冶向制造的转变,大冶连续8年获评中国工业百强县市、中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

二是坚持创新争先,动力活力实现大积聚。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转型升级中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

三是坚持生态优先,城乡环境实现大改善。推动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良性互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互促进,努力把大冶建设成为”最美工业城市”。

四是坚持民生为先,群众福祉实现大提升。经济强、产业兴,最终要体现为群众富、百姓乐。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更有温度、民生更有质感。

孙辄最后表示,新时代,要努力把大冶打造成为武汉都市圈的一颗”璀璨明珠”。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这次发展论坛在大冶举办为新的动力,认真学习专家们的真知灼见,主动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与兄弟县市一道,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携手共进,努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新篇章。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

近年来,大冶湖高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抢抓武汉都市圈发展机遇,主动对接光谷科创大走廊,以加快打造”鄂东科技创新高地”为目标,着力构筑创新驱动发展的”四梁八柱”,科技创新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提升。大冶湖高新区在科技创新案例分享中介绍了他们的主要做法。

一是积极融圈入群,引领产业创新升级。积极融入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建设,大力推进产业同链、科技同兴,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融入武汉都市圈、推进协同创新”先行区”。

二是突出企业主体,激发创新内生动力。始终把支持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促进高新区整体创新能力提升。

三是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创新生态效能。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加强系统谋划部署,持续完善体系,着力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作为我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以及高成长企业、高端产业的集聚地,大冶湖高新区下一步应发挥优势特色,率先打造新质生产力。

案例分享结束后,国家信息中心区域发展研究院秘书长刘波进行了点评与交流。他表示,要应用好新型的生产工具、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新型生产工具的使用要和企业紧密结合起来,能够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激励企业加快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实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同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立区之本。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支撑和储备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够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并大力提倡科学精神和企业家精神,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强县工程促乡村振兴

在分论坛上,大冶市农业农村局作了乡村振兴及加快农业现代化案例分享。今年以来,大冶市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大力实施强县工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快车道。

主要做法一是坚持高位推动,科学谋划实施。二是坚持县域一体,建强县城龙头。三是坚持城乡统筹,改善村湾环境。四是坚持产业振兴,带动农民致富。五是坚持共建共享,创新治理模式。

在专家点评环节,中国农科院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农业规划委员会长、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生态原产地委员会会长孙建进行了点评与交流。他表示,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和品牌振兴。产业振兴,就是要从生产振兴和文化振兴开始,特别是要把生态产业振兴作为核心的抓手。

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生态原产地委员会执行会长、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常务理事傅明表示,大冶文化传承厚重,要乡村振兴、经济发展、城乡建设,服务发展一手抓。他建议,要实现乡村振兴的产业振兴,一是一定要运营,这是全产业链建设的问题。二是农产品售卖的问题,大冶有好的文化、好的农产品,要做好品牌建设。三是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是生产力。四是产业招商,招商引资。五是宣传推广,打造一个开放式的乡村振兴运营体系,系统推动乡村振兴工作。

“新新”相”链”,”芯芯”向”融”

接下来,大冶市经信局作了新型工业化案例分享。大冶成功创建了国家火炬有色金属特色产业基地、高效节能通用设备制造等2个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拥有长城汽车湖北第二个生产基地、华中地区最大汽车轮毂制造基地,铝产业产量全国第三、湖北省首位,是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

劲牌公司保健酒家喻户晓;融通高科三年变身独角兽企业、锂电池正极材料产量稳居行业前三。可以承接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集群,35万方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建成投用,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培育壮大。园区产业集群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势头迅猛。

对于大冶而言,新型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出路所在。因此,全市上下立争先之志,聚万众之力,向着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砥砺奋进。

案例分享结束后,荣程新智研究院执行院长、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数字传播首席专家卫东进行了点评和交流。他提到了”科技、数字化、文化”三个关键词,并表示大家仅仅把数字化理解为信息化的原生还不够,而是要让数据能成为新的生产力。另外,如何把大冶悠久的历史文化凸显出来非常重要,”在大审美的经济形态下,单纯依靠工业产品产生的附加值有限,要把链条打通、产生更大的价值。”

聚力新型城镇化建设

大冶市住建局在就地城镇化案例分享中表示,近年来,大冶市抢抓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建设发展机遇,坚持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产城融合,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市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一座宜居韧性智慧现代化城市初步显现。

大冶一是坚持以产兴城,壮大城市产业能级。着力在园区上提能级、强产业、增动能、优环境上下功夫,实现产业集聚。二是坚持以城聚人,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坚持以人为核心,引导人口合理流动,积极推进农村居民、外来人口有序市民化,壮大城镇规模。三是坚持产城融合,完善城市功能品质。聚焦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的功能定位,对标黄石主城,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做优城市服务和品质。

案例分享结束后,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魏翔进行了点评与交流。魏翔针对产城融合提出了建议,比如可以建设离岸的跨学科研究中心,这样城市未来发展之路就有了先机。此外,他认为大冶更有力量去探索工业旅游,并以工业旅游为润滑剂,来打通城市休闲和新型城市旅游。

营商环境不断提档升级

在论坛上,大冶市政数局作了优化营商环境案例分享。大冶注重统筹协调,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集成,形成工作合力,推动营商环境走深走实。一是建立”1+7+4″工作推进机制,二是构建”1+N”营商政策体系,三是创推精细化服务模式。此外,大冶重点聚焦政务、市场、法治环境,着力打造全省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综合成本最低、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县市。

优化营商环境”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大冶将持续抓改革、优服务、提质效,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以赴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推动大冶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湖北先行区建设作出大冶贡献。

在专家点评环节,刘波表示,”优化营商环境”提了很多年,现在应该有变化。一是应该由过去的效率主导变成公平主导,二是要从管理向治理转变,三是优惠政策向产业塑造转变。大冶历来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又有扎实的产业基础和突出的要素优势,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肯定会大有作为、走在全国前列。

随后的企业案例分享环节中,劲牌有限公司和融通高科还分别作了案例分享。

殷云最后总结道,从传统工业的束缚中挣脱出来的大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成功实现城市转型蜕变,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拥抱创新、绿色、开放的新时代。很庆幸以本届论坛为纽带,《小康》杂志社与大冶市再次产生了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未来《小康》杂志社也将继续发挥媒体责任,更深层次地关注县域全面小康发展,携手更多领域的县域专家课题组一起,为大冶市乃至全国县域经济高质量提供解决方案,助力全国县域在高质量跑道上跑出现代化加速度。

赞(0)
分享到: 更多 (0)



展会门户

客服QQ275796712客服微信85312621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