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全面开启线上展览

2022年“中达环境法学者”获奖名单揭晓

2022年12月10日至11日,“2020-2022中达环境法论坛”在线上举行。多位学者获“中达环境法学教育促进计划”奖励

经过二阶段评审及投票,2022年“中达环境法学者”荣誉称号由甘肃政法大学史玉成教授荣获,2020-2021年“中达环境法学者”荣誉称号由武汉大学秦天宝教授、浙江大学钭晓东教授荣获。史玉成教授扎根祖国西北,坚守环境法学教学科研一线28年,在环境法学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服务环境法治建设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秦天宝教授从“中国问题”出发研究环境法治,多年来取得丰硕的学术、教学和咨政成果,并致力于在国际上争取话语主动权,参与多项国际环境公约谈判。钭晓东教授从事环境法学教学及研究逾25年,多项学术成果获国家及省级奖项肯定,同时大力建设和发展环境法学科,着力培养环境法学卓越人才。

中达环境法学教育促进计划规划委员李念祖高度肯定论坛成果,感谢专家学者为黄河议题献言献策。

专家学者共同为黄河治理建言献策

在12月10日的特邀嘉宾演讲环节,武汉大学蔡守秋教授以“论黄河流域财富积累、传承、发展和共享的法治保障”为题,从多角度阐述了环境法的基本理论。报告重点强调,要促进流域共用财富的积累、传承、增长和共享共用,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接着,昆明理工大学王曦教授介绍了中美公众环境意识演进的异同点,通过对比中美公众环境意识的发展变化,得出当前我国政府亟需加快落实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同时在立法上,需要认真对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众环境意识快速提升的社会现实,使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更好的适应这个现实。

最后,湖南大学周珂教授以“双碳目标下环境司法问题”为题,作主题发言,他指出,我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的时间,这需要我国付出艰苦努力,尤其在气候变化立法方面,要健全“实现双碳目标”的法律体系,加强气候变化司法能动性。

获奖者学术报告环节,清华大学王明远教授、上海政法学院郑少华教授、武汉大学秦天宝教授、浙江大学钭晓东教授、甘肃政法大学史玉成教授等资深教授分别在“新环境法学”的建构和发展、大安全体系下的新污染物风险法律规制问题以及央地关系视野下的流域立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报告和深入探讨。

分享到: 更多 (0)

信息发布请按格式向客服提交申请,获取登陆账号

客服QQ275796712微信853126215
Baidu
map